<object id="nb1di"></object><p id="nb1di"><tbody id="nb1di"><ins id="nb1di"></ins></tbody></p>

              封閉式吸痰器與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效果的比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王丹


              【中文摘要】目的比較封閉式吸痰器與一次性吸痰管的吸痰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樣法,選擇2008年7月~10月于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心臟外科ICU行心臟外科手術術后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使用封閉式吸痰器、對照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組各50例,由護士隨機對兩組患者進行吸痰操作,從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術后機械通氣期間的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平均吸痰間隔時間、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均值、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進行分析對比。結果兩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無顯著性差異(t=1.19P>0.05);實驗組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5.77P<0.01);實驗組平均吸痰間隔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5P<0.05);實驗組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均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58/4.38P<0.01);實驗組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9.06P<0.01)。結論封閉式吸痰器的臨床吸痰效果優于一次性吸痰管,增加了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的氧儲備,提高了護士吸痰操作的主動性,減輕了護理工作量,但費用較高。
                

              【關鍵詞】封閉式吸痰器一次性吸痰管人工氣道機械通氣吸痰操作

              全麻心臟外科手術術后患者常規應用呼吸機行機械通氣。對于術后患者來說,呼吸支持是改善氣體交換、預防呼吸衰竭最強有力的手段[1]。因此人工氣道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增加,吸痰設備也在不斷的更新、發展,從以前的硅膠吸痰管到現在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次性可控性吸痰管。封閉式吸痰器是目前一種最新的吸痰設備,在部分醫院的ICU已經開始應用于臨床,但關于臨床應用效果的經驗較少,特別是針對術后機械通氣患者。為了尋求更好的吸痰方式,提高吸痰操作質量,故在本次研究中對兩種不同的吸痰設備應用于心臟外科手術術后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法,選擇2008年7月~10月于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心臟外科ICU行心臟外科手術術后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0例,使用封閉式吸痰器進行吸痰,其中男36例(72%),女14例(28%);手術方式:冠狀動脈搭橋手術31例(62%),瓣膜置換/成形手術10例(20%),房/室間隔缺損修補術7例(14%),動脈導管縫閉術2例(4%);平均年齡55.38±12.98歲。對照組50例,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進行吸痰,其中男31例(62%),女19例(38%);手術方式:冠狀動脈搭橋手術34例(68%),瓣膜置換/成形手術10例(20%),房/室間隔缺損修補術5例(10%),動脈導管縫閉術1例(2%);平均年齡58.32±12.93歲。所選患者均無基礎肺病,心功能Ⅱ~Ⅲ級,兩組患者年齡及性別、術式構成比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封閉式吸痰器采用南京逢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封閉式吸痰器。封閉式吸痰器由透明三通、注液口、吸痰管、負壓控制閥、薄膜防護套和連接管等部件組成,透明三通分別與氣管導管、呼吸機管道、具有防護薄膜的吸痰管相連接,透明三通上方有注液口,吸痰管尾端的鴨嘴形閥與負壓吸引器相連。吸痰時打開吸引器鴨嘴形閥將吸引管插入氣道深部,拇指按住閥門,即可形成負壓進行吸痰操作,痰液粘稠者可從注液口推注濕化液,吸痰完畢拇指松開負壓即消失。停止吸痰時將吸引管完全退回到無菌薄膜內。封閉式吸痰器每24小時更換一次。

              傳統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時先給予患者100%的純氧2分鐘,在患者胸前鋪治療巾,準備好一次性吸痰管,脫開呼吸機,打開一次性吸痰管包裝帶手套連接負壓吸引器,進行吸痰,吸痰之后重新連接好呼吸機,再給予患者100%的純氧2分鐘,摘掉手套丟棄一次性吸痰管,撤除治療巾。

              所有實施操作的護士均經過培訓,操作過程嚴格按照“經人工氣道吸痰操作標準”進行。嚴格無菌操作,吸痰前后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對于濕化液、沖洗液標明使用日期、時間,每24小時更換一次。吸痰前做好評估工作,清醒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先用沖洗液沖洗吸痰管,以檢查負壓吸引,吸痰管是否通暢,同時潤滑吸痰管;吸引時動作輕柔,邊吸引邊螺旋退出,時間不超過15秒,吸引負壓為6.7~53.3kPa;吸痰后及時沖洗吸痰管。整個吸痰過程密切觀察患者及監護儀的各指標變化。操作完畢后及時記錄吸痰時間、痰液性狀、量及監護儀的各項監護指標。

              兩組患者均采集下列數據:

              ⑴術后機械通氣時間:患者安返ICU到拔除氣管插管的時間。

              ⑵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每次吸痰操作的平均時間。由秒表計時,實驗組記錄從打開吸引器鴨嘴形閥開始到吸痰后沖洗完吸痰管的時間;對照組記錄從吸痰前給予患者100%的純氧開始到撤除患者胸前治療巾的時間。

              ⑶平均吸痰間隔時間: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吸痰間隔的平均時間。

              ⑷動脈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平均值:所收集的動脈氧分壓平均值為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血氣結果中氧分壓的平均數;所收集的脈氧飽和度平均值為特護記錄單記錄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脈氧飽和度的平均數(特護記錄單每小時記錄一次,如病情有變化或遇特殊情況隨時記錄)。

              ⑸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為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所用封閉式吸痰器/一次性吸痰管的費用與經人工氣道吸痰的操作費用之和。(封閉式吸痰器:77元/套;一次性吸痰管:5.45元/根;人工氣道內吸痰:2元/次)

              1.3資料處理與分析

              應用SPSS1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驗、卡方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術后機械通氣期間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平均吸痰間隔時間、動脈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均值、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的比較,結果見表1。

              1兩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各項指標的比較

                       項目            試驗組(n=50)        對照組(n=50)        t

              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小時)     8.59±3.08           7.91±2.60            1.19

               

              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秒)  44.62±5.44         156.92±4.18          155.77**

               

              平均吸痰間隔時間(小時)   1.96±0.36           2.13±0.24            2.56*

               

              氧分壓均值(mmHg)       102.52±4.28          98.62±4.23            4.58**

               

              脈氧飽和度均值(%)       98.58±0.72           97.9±0.83            4.38**

               

              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元)  86.08±4.02          28.02±9.71           39.06**

                * P<0.05       ** P<0.01
              3討論

              封閉式吸痰器是一種新型的吸痰設備,憑借其吸痰過程完全封閉這一特有的安全特點而在“非典”過后開始大力推廣。本次研究將此項設備應用于心臟外科ICU手術術后機械通氣的患者,與一次性吸痰管進行比較,通過對臨床的觀察及對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術后機械通氣期間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時間、平均吸痰間隔時間、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均值、經人工氣道吸痰費用各個參數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果:術后機械通氣期間,實驗組的平均吸痰時間比對照組節省了2分鐘左右;實驗組的氧分壓和脈氧飽和度均值比對照組高,但兩組的術后機械通氣時間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的平均吸痰間隔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縮短;實驗組經人工氣道吸痰費遠遠高于對照組。根據以上結果,提出了封閉式吸痰器與以往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進行吸痰操作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⑴無論從患者或者醫護人員的角度來說,封閉式吸痰器都是更加安全的。因為封閉式吸痰器與呼吸機管道、人工氣道形成了一個自封閉的系統,在不開放病人呼吸道通路的情況下,完成管內吸引工作,因此可以避免痰液噴出情況。又因為封閉式吸痰器外有高度密閉的薄膜護套,可以反復使用,所以減少了交叉污染[2],解決了及時、按需的吸痰與肺部感染的危險性隨吸痰次數的增加而增加[3]這一矛盾,從而降低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4]。

              ⑵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因為應用封閉式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可以避免痰液噴出情況,減輕了清醒患者對吸痰的恐懼感[5],減少了因為患者在吸痰過程中出現躁動和不配合而對操作人員的影響,且應用封閉式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時不必脫開呼吸機,所以一名操作人員就可獨立完成。與一次性吸痰管相比應用封閉式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省去了戴無菌手套、患者胸前鋪治療巾、安裝和拆打包裝以及吸痰前后給予患者100%純氧2分鐘的步驟,使吸痰操作步驟大大簡化。

              ⑶增加了患者機械通氣期間的氧儲備。封閉式吸痰器能在不斷開呼吸機的情況下隨時吸引氣管內分泌物,因此在吸痰過程中對患者脈氧飽和度的影響?。?],改變了多年來在吸痰過程中將呼吸機與患者人工氣道暫時分離中斷機械通氣,致使患者短暫缺氧的狀態。

              ⑷提高了護士吸痰操作的主動性。目前ICU的人工氣道管理大都采用按需吸痰、經驗吸痰的模式[2]。與傳統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相比,封閉式吸痰器的工作原理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沒有改變護士的操作方式和習慣[6],本次研究也表明在機械通氣期間使用封閉式吸痰器的患者氧儲備優于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的患者。因此封閉式吸痰器所具有的安全、省時、操作簡單方便、及時滿足患者需求的特點,得到了護士的認可,改變了護士以往吸痰行為的模式,吸痰操作更加積極、主動。

              但封閉式吸痰器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⑴封閉式吸痰器獨特的薄膜護套影響了操作者在吸痰操作中的感覺,使氣管內出血的發生率增加[5]。因此有凝血機制障礙、術中術后大量使用抗凝劑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⑵封閉式吸痰器目前已納入醫保報銷范疇,但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選擇使用前應考慮到患者的實際經濟狀況。

              人工氣道的護理是心臟外科手術術后機械通氣患者護理的重點,而吸痰操作直接影響到人工氣道護理的質量。所以要求護士做到按需吸痰,有效的清除氣道內分泌物,確保人工氣道的通暢,保護氣道,提供機械通氣的通路[7]。通過應用封閉式吸痰器這一新型的吸痰設備:提高了護士吸痰操作的主動性,減輕了護理工作量,增加了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期間的氧儲備,在臨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應用之前要對患者的病史,手術過程、方式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盡管如此,不可否認密閉式吸痰器是一種安全、有效、省時、便捷的吸痰設備,可以引進心外科ICU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莊晴芳.心臟直視手術后呼吸機脫機后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23):2131~2132.

              2宋麗華.機械通氣病人并發VAP的危險因素及預防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03):35~37.

              3王國權,范靜,萬紅.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與控制感染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08):912~913.

              4丁彩兒.氣管內開放式與密閉式吸痰效果比較.護士進修雜志(J),2001,

              16(5):5~6.

              5張勁,金環,陳冬娥等.密閉式與開放式吸痰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J),2004,19(13):28~29.

              6李水英,高郎麗,殷小容.封閉式吸痰器使用情況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J).2006,21(20):36~28.

              7闞天燕,劉學淑.機械通氣患者呼吸道管理與護理(J).中國醫學雜志,2006,4(12):705~707.


              2016年01月29日

              密閉式吸痰管在機械通氣病人護理中的應用
              國內醫用敷料行業惡性競爭加劇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閉式吸痰器與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效果的比較

              添加時間:

              本網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計算及安全服務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观看不卡,无码AV在线观看播放,欧美真人性做爰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亚洲,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国产精品乱码卡1卡2卡3